发布时间:2025-08-09| 来源:凯发官网首页
有家长带着6岁半孩子看完后哭成泪人,并且抱着妈妈问:“还剩下几个中国人啊”。妈妈表示:相信她已拥有面对残酷历史的勇气。
也有人看完后评论“没有一点一个中国人能忍住不流泪。更准确地说,没有一点一个人能忍住,不分国籍,不分男女。”
有人赞赏导演申奥不仅讲述了中国人的苦难,也揭露了日军的伪善,尤其是对于日军摄影师伊藤的塑造,他的犹豫、伪装,再到最后的本性暴露,都可以用主角那句“我们不是朋友”来定义。
明星佟丽娅带儿子朵朵观看《南京照相馆》首映后,更是在社会化媒体发文表示,这一部优秀的电影对年轻一代而言,远不止是一部影片,更像是一堂刻进生命的历史课。
但也有家长比较犹豫该不该带孩子去看《南京照相馆》,“主题是不是有些压抑”、“画面是不是过于血腥”、“后劲是否会带来童年阴影”…
各方评论中,有人一如既往地Dis脆皮孩子们“寒门娇子”的养育方式,连这点感官刺激都扛不住,怎么当我华夏铮铮好男儿?有人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入手,认为在孩子们心智未成熟时,应尽量回避过于残酷血腥的影片内容。
你会带孩子看《南京照相馆》么?你在观影后有哪些感触呢?有没有哪些特别映像深刻的片段?有在影院爆哭到窒息吗?欢迎大家留言和我们分享。
作为教育的参与者和观察者,我没有带任何一个孩子(根本原因是孩子们不愿意陪我看电影),独自买了杯水果茶入座观影。
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,日军攻占南京后借口搜寻国军士兵屠城,几个平民百姓藏身于城内的吉祥照相馆中,被迫帮助侵华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,意外冲印出记录日军屠城罪证的照片,并谋划将罪证运送出去、公之于众的故事。
刘昊然扮演邮差苏柳昌,被刘传君扮演的王广德巧施计谋,作为照相馆学徒藏匿下来。
王骁扮演的老金是照相馆老板,带着老婆和一儿一女躲在地窖中,和苏柳昌为日本侵略者的随军摄影师冲洗照片过程中,从为了活命,对侵略者低眉顺目,苟且偷生,民族意识慢慢觉醒,偷偷保留了大量底片,底片内记录了大量侵略者虐杀无辜平民的暴行。
这些由日本虚伪的草包随军摄影师摄影的照片,见报于全球重要报刊,惨况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。这批照片最后成为二战结束后,在东京审判中,为日本战犯定罪,并实施死刑的重要证据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作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献礼电影,不管是剧情,还是拍摄手法、演员表现都属上乘。
影片从南京小老百姓的视角,从街角的一家小小照相馆作为故事载体,去探寻当年在南京发生的惨剧真相。
电影里,侵略者每一颗射向老百姓的子弹,都仿佛射进电影院观众的心脏,影片中揭露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,如批量枪决老百姓,百人斩竞赛,用燃烧器烧人,将婴儿摔死,照相馆老板未成年的女儿……拍摄者已经很克制,但场景仍相当惨烈。
在《南京照相馆》电影里,作为伊藤家的富家子弟,伪善不愿意参与杀戮的随军摄影师伊藤秀夫,对待日军攻破南京城后的虐杀行为,表现得亢奋又伪善,他拿着照相机上蹿下跳,不愿动刀枪,喂尸首旁的狗吃饭团,和伪装成照相馆学徒的苏柳昌(刘昊然饰演)互称朋友。
最后老金和苏柳昌将他拍摄的屠杀百姓的底片缝进每个人的衣服里,伺机带出城,交到外国记者的手中。用遗留在照相馆的客人底片掉包,交给伊藤秀夫。
在伊藤发现了自己拍摄的照片登上全球重要报刊后,畏罪剖腹前,他查看了自己被掉包的胶卷底片——古都南京老百姓们,在吉祥照片馆拍摄的全家福、结婚照、满月纪念照、闺蜜合影、升学入学纪念照、景点打卡照……一张张照片洋溢着幸福和希冀,老百姓应该享有的平和生活,在战火和杀戮中,却已荡然无存。
作为日语翻译,他把妻儿安排到日军慰安所负责浣洗衣物,自己却做着日军全面占领后,生活如鱼得水,包养女戏子的美梦。
王广德把原本唱戏,后来在电影中跑龙套的女演员林毓秀(高叶扮演)藏到照相馆,假扮苏柳昌的妻子得到了伊藤秀夫承诺过的出城通行证。在一番退让后,通过抓阄,通行证落到了老金太太和女儿的头上,却在出城时中了伪善伊藤的诡计,被授意杀害,其中未成年的女儿被残忍奸杀。
在河边集体枪杀老百姓时,王广德拿着大喇叭,翻译着日军指示,让如待宰羔羊般的百姓靠近河边,高喊着他名字的妻子和儿子也在人群中,被机枪扫射,尸体滚落河水。这个汉奸竟然转过脸去,在突突突的枪声中呆若木鸡地震颤。这个情节堪称汉奸“成魔”的瞬间,完全突破了人性底线。
苟活的王广德,还在做着美梦,却在女演员藏匿士兵败露后,像一条狗般被日军杀死。
躲在吉祥照相馆中的市民,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女演员林毓秀和老金尚在襁褓的儿子。
刚逃离剧场来到吉祥照相馆时,林毓秀最在意的是他曾参演电影的胶片和一袭袭华丽的旗袍,颇有“商女不知亡国恨”的感觉。
她在觉醒时刻问情人王广德:我们有未来吗?万一呢,万一我们胜利了呢?我从小唱戏,唱的是穆桂英,唱的是梁红玉……这段台词成为全剧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。
最后林毓秀成功把底片作为罪证带出去,并在抗战胜利后,亲眼目睹战犯被正法。
作为电影,《南京照相馆》绝对是精品杰作,根据真实事件改编,故事情节张力十足,画面尽可能还原历史,提醒世人铭记历史,吾辈当自强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是由真实事件改编。电影里的重要场景吉祥照相馆,背后的历史则发生在南京的华东照相馆。
1938年1月的一天,一个日本军官拿着军刀,让罗瑾冲印两卷胶卷。他却被眼前的触目惊心画面所震惊:砍头、活埋、妇女…这些都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事实暴行的影像!
为了保存罪证,罗瑾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加洗了30余张照片,并且选取了16张日军拍摄的照片装订成册。
后由另一位爱国青年吴旋接力守护这些珍贵影像长达6年之久,即使面对日军的突击检查,他都没有将藏在身上的相册交出,那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。
两位青年冒死守护下,才有了南京大屠杀案“京字第一号证据”,也成为战后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铁证。
申奥导演说“我们尽可能做到尊重历史、还原历史,呈现当时当地真实发生的事件,让故事更具力度和厚度”。
拍摄前,主创团队花了一年时间筹划准备,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、南京城墙博物馆等地调研,查阅历史照片、书籍文献、纪录片等大量资料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最后的立足点是非常积极向上的,回望人类历史中最黑暗的一页,揭露侵略者最丧心病狂的罪行,并不是为了培养仇恨和极端心理,仇恨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陷阱。
当年的反日,破坏的是我们自己老百姓的生活秩序,被破坏的日系车是老百姓辛勤积攒的财产,愚昧的U型锁砸向了自己人脑袋,毁灭了两个年轻的家庭。孩子们能够最终靠师长讲述和广泛阅读,全面地了解历史,珍惜当下的和平,在学习和工作中,自强不息,报效家国才是正途。
正如引发无数观众共鸣的一条影评:“影片并非没有彩蛋,当你走出影院,看到今日盛世中国的真实图景,山河无恙、万家灯火,这就是电影的最大彩蛋。”
关键在于,他们在接触到这些存在心理上的压力的内容时,家长能在身边陪伴和讲解。从每一部文艺作品引申出去,从科学角度,从文学艺术角度,从历史角度,都能很好地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,提升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。
亲子观影和阅读的脚步能起头并进的话,自然能减少隔阂,促进沟通,到青春期的叛逆阶段,能顺利跨越。
我觉得压力最大的陪伴观影记录,并不是看鬼怪恐怖片,而是一部反映纳粹罪行的电影《穿蓝色条纹睡衣的男孩》。简直是披着儿童电影外衣的恐怖片。
德国军官的儿子为了和集中营中的犹太男孩玩耍,每天穿着犹太人穿的蓝色条纹睡衣,钻进集中营去玩耍。犹太男孩的亲人一个个莫名其妙消失,但天真的孩子们并不懂这些,他们珍惜一起玩耍的分分秒秒。
终于有一天,军官太太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儿子。集中营的毒气室和焚化炉,如常腾起黑烟。没有一点血腥画面,却对我和孩子们导致非常严重心理不适。
作为战败国,并未被全面清算的日本战后保住了天皇,但不允许拥有军队,允许美国驻军,在被联合国五常按地摩擦的情况下,集中精力发展经济,创造了经济奇迹。如今日本老百姓享受着全球领先的福利制度和生活环境,科技和文化都在全球具有相当的影响力。
军国主义阴魂不散,但也有相当多文艺作品反思当年的侵略战争,如古早电视剧《阿信》和宫崎骏的动画。希望日本老百姓也能看看我们的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,反思战争之恶,珍视和平。
我觉得12岁以上的孩子,在对历史背景有充分了解的成年人带领下,绝对是可以观看的。还可以趁机把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过一遍,像讲故事般,将人类历史中最黑暗残酷的一页徐徐展开——这段罪恶的历史逝去未足百年,以德国和日本为首的战争发起者,将欧亚大陆推向人间炼狱,死伤者以数千万计,无数城镇被摧毁,老百姓妻离子散。
过去,二战悲歌里的国际叙事,奥斯维辛、广岛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,但是中国抗日战场牺牲巨大却曾被国际社会忽视,如今的《南京照相馆》,导演申奥向全世界讲述当初的惨剧,30万同胞殒命。
当下,人类拥有的武器,足以多次毁灭人类,如何从孩童教育入手,通过文艺作品感召,通过法理和全球舆论监督,铲除滋生战争狂热者的土壤,成为最考验人类智慧的课题。
我们的孩子们要从历史的废墟中站起来,明白到保持理智冷静,带着梦想自强不息,对国家,对家庭,对自己都有重大意义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湖南男子因12字评论被行拘5天,2年后翻案,主张9.8万精神损害抚慰金
亚洲杯:日本男篮决胜被轰11-0惜败伊朗 富永启生22分霍金森20+17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苹果回应Fintiv新诉:干扰败局,Apple Pay上线时其专利才提交
询价